用APP老是被“自动续费”?终于点名了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扒了”12款App自动续费扣款期限后发现,大部分App自动续费扣费时间节点设置在到期前1天。但是也有少量App的扣费时间节点较为模糊,更有个别App竟然提前3天就扣费了。


为了让网友更方便地比较这些App自动扣费期限,上海市消保委制作了一份表格: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付费会员制其实是各大平台建立与消费者之间强关系的一种商业模式。实现盈利的前提不外乎两点,除了会员数量多多益善外,就是会员会期的持续性。


然而,部分平台并没有从提供优质服务和体验角度增加会员粘性,反而总是算计如何给会员套上枷锁。前期使用一些小套路让消费者“被自动续费”,后期设置提前扣费、甚至超前扣费。

提前扣费等做法一定程度上违反了自愿公平原则,也缩短了消费者选择周期,致使很多消费者“会员到期时再去取消也来得及”的想法难以实现。



规范自动续费服务


因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自动续费现在已成为很多互联网产品的标配。然而,据媒体调查发现,当前,部分APP自动续费套路深,给退订续费服务设置了诸多障碍。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电子商务法也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现实中,一些APP提供的格式合同条款,并没有尽到提示义务。

自动续费的另一个问题,是开通容易退出难开通只要手指点一点,但退订却“难于上青天”:有的需来回折腾好长时间,有的还要转换几个平台。繁琐程序显然极大限制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本是为方便交易双方,怎么就成了只方便某些商家?格式条款由商家单方制定,是造成“跑偏”的关键为此,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采取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和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这一强制性规定明确了消费者拥有续约或解约的选择权,有效平衡了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

值得深思的是,相关规定如此明确,自动续费问题为何还是顽固存在?将主要责任归咎于消费者维权意识缺乏,恐怕有失公允。须知,个人、个案的维权,不但时间等成本高,还存在“点对点”的局限性。与之相比,有关部门切实加强监管,让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得到处罚、交易规则得到及时纠正,其效果将更加直接和普遍。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案件调查等监管执法活动时,可以要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提供有关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况且,相关交易规则就挂在平台,商家固然有机会运用格式条款制定权设置套路,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取证工作同样也很方便。因此,若能切实加强对平台交易规则的监管,着重对平台上有关格式条款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时积极鼓励消费者监督,相信这一问题必能得到有效解决。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分享到: